征信信息采集与使用新趋势-黑龙江中诚信-黑龙江中诚信
联系我们   Contact
你的位置:首页 > 信用研究

征信信息采集与使用新趋势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已浏览【】次 文字:【】【】【加入收藏夹

在后危机时期,欧美一些征信发达国家和地区征信系统正在寻求信息采集和信息使用方面的新尝试。不断拓展信息采集的广度和深度。概括而言,主要是加大对公共信息、财产和收入信息及非银行信用信息的采集力度。

征信信息采集的新趋势

在后危机时期,欧美一些征信发达国家和地区征信系统正在寻求信息采集和信息使用方面的新尝试。不断拓展信息采集的广度和深度。概括而言,主要是加大对公共信息、财产和收入信息及非银行信用信息的采集力度。

加大公共信息的采集力度

公共信息主要是行政部门在行使公共管理职能过程中积累的有利于识别企业和个人的身份或反映其信用状况的信息,如工商注册登记、税务缴纳、法院判决等信息。公共信息有助于信贷机构更全面、客观地判断潜在借款人信用状况,因此,其可得性一直是征信领域的热点问题。但公共信息是否为社会可用、为征信机构所用,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近年来,欧盟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和加快公共信息的公开,并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基于信息透明和公平竞争的考虑,2003年,欧盟发布《有关公共信息公开指令(divSI)》。在这一框架下,欧盟及其成员国通过制定法律框架、利用最佳实践、制定相关计划、设立专属机构等措施促进公共信息的公开。目前,在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公司的注册登记信息以及法院诉讼信息都以在线方式对外公开。这些公共部门在公开基础信息的基础上,同时提供信息加工等增值服务。另外,政府部门也提供基础信息给私营信息中介机构,并鼓励它们向包括征信机构在内的其他社会机构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

在我国台湾,行政部门掌握的招标黑名单、工商登记注册信息、税务信息、户口信息等公共信息,以及票据交换所、证券交易所、经济研究院等专业数据库的信息,均可通过公开渠道获取,有些信息甚至强制公开,如年收入超过2亿新台币的企业信息、3000万以上的大额呆账名单、票据拒绝往来企业名单等。正是基于良好的征信环境,台湾主要征信机构中华征信所建立了包括企业基本信息、财务信息、产业发展信息等29个不同类别的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企业排名、集团企业关联等多种信息服务产品。同时,信息的公开透明也提高了企业的违约成本。例如,企业若有连续三次支票退票记录,就构成企业票据拒绝往来信息。一旦构成拒绝往来,在台湾的所有金融机构都将拒绝与该企业开展业务,这促使企业加强了自身履约意识。

尝试采集财产和收入信息

历史上,征信系统采集借款人收入和财产类的信息一直是个禁区,但在金融危机后,英国等部分国家正在尝试将借款人收入和资产状况等资产负债信息纳入采集范围,推动支票账户信息、工资账户信息、投资理财信息、房产信息等进入征信数据库。利用这些数据,征信机构研发的征信产品和服务,可让信贷机构了解客户的收入构成、客户与各类金融机构发生的交易关系及风险敞口,有效地减少了过度放贷行为。尽管这类信息拓展有可能对个人隐私保护形成挑战,但从防止过度负债、避免再次发生金融危机的角度看,仍然是利大于弊,尝试采集财产和收入信息是大势所趋

最后,采集非银行信息促进普惠金融发展。这里指的非银行信息是区别于征信系统主体银行机构掌握的信息,主要指水、电、煤、气等公共事业部门在对外提供具有信用特征的先消费后付费的服务中,积累的消费者履约情况的信息。这些信用消费的支付信息对于判断借款人的偿付能力和意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于“薄信用报告”(在征信系统中的记录少于3条)借款人而言,具有普惠金融的作用。

如何更好地利用非银行信用信息促进普惠金融一直是征信机构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各国都将金融普惠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2012年4月在华盛顿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也将推动金融普惠发展列为议题之一。建立普惠金融体系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低端客户甚至是贫困人口提供机会。

普惠金融促进了非银行信用信息的使用,反过来,非银行信用信息的广泛应用又促进了普惠金融。采集非银行信用信息帮助那些缺少信贷记录和抵押品的人群享受正规金融服务,已成为征信机构的共识。2012年6月,美国政治经济研究委员会利用来自征信机构环联公司(Trans Union)和益百利公司(Exdiverian)400万借款人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发现,使用非银行信息有助于让没有信用评分而无法获得信贷的人群达到评分条件获得信贷,同时,即使在经济环境有变时,非银行信息对信用评分影响也比较稳定。